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新闻报道积极传播党和国家决策部署,生动记录美丽中国建设伟大实践,坚决向环境违法行为说不,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推动力量。
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梳理了新时代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新闻报道,筛选出一批优秀报道作品,从今天起,我们陆续发布这些优秀作品,共同回首10年风雨历程,汇聚力量再出发,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媒体力量。今天推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刘毅、喻思南、李红梅、寇江泽、丁怡婷、潘少军、赵秀芹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美丽中国成为执政理念。
新时代,“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新时代,“要深化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规律性认识,全面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这个旗帜必须高扬。”
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新时代中国人直面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厚重书写“绿色答卷”。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为人类文明永续进步贡献中国方案。
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习深刻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形成了习生态文明思想,有力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一)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就在十余年前,秋冬季节,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多次遭遇大范围严重雾霾,“PM2.5”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环境指标。“那时,镜头里的蓝天白云成了稀罕物。”家住河北石家庄市石府小区的资深摄影爱好者王汝春说。
人均自然资源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中国,短短几十年里,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历程。发达国家一两百年间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在我们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
在习同志主持起草的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治国理政重要内容,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国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写入党章。
“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新时代中国人以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抉择——
从“谋生活”到“盼生态”,从“日子难不难”到“日子好不好”。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人民群众热切期盼清新空气、清洁水质、清丽山川。
2013年4月,习在十八届中央会会议上,提出振聋发聩的“生态三问”——
“如果仍是粗放发展,即使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那污染又会是一种什么情况?”
“在现有基础上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总量增加一倍,产能继续过剩,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态环境?”
“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那是什么形势?”
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是为了既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关键抉择——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其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
放眼历史长河,习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全新的历史方位,全新的历史重任,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新的赶考之路上的必答题。
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条基本方略;
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是一个重要目标。
这“五个一”,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体现了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和要求。
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
(二)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全国10个污染最严重城市河北占了7个。再不下决心调整结构,就无法向历史和人民交代。”2013年9月,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习严肃指出。
“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2014年2月,在北京考察工作时,明确要求。
压减燃煤、调整产业、联防联控、依法治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接续推进,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国家,攻坚克难,力度空前。
也正是自2014年起,王汝春坚持每天早上拍摄同一片天空,8年间几未中断,“从69岁拍到77岁,蓝天照一年比一年多。”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和咱老百姓心连着心!”翻阅已有3000多张照片的“天空日记”,王汝春感慨不已。去年,石家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2013年增加197天。
今日中国,GDP不再是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标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共举,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2015年新年伊始,习来到古生村,了解洱海湿地生态保护情况,和当地干部一起“立此存照”,“希望水更干净清澈”。
洱海保护治理攻坚战全面打响,最近两年水质评价均达“优”,“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美景重现。
眺望祁连山,提醒“要继续爬坡过坎,实现高质量发展”;驻足汾河岸,叮嘱“让一泓清水入黄河”;到塞罕坝林场,强调“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赴海南考察,要求“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
“长远大计”“千年大计”“根本大计”……谆谆嘱托、殷殷寄望,见证着心系人民福祉、牵挂民族未来的深厚情怀,刻印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展开,勇敢亮剑。截至目前,两轮全国督察共受理转办群众举报28万余件,绝大多数已办结或阶段办结,推动解决一批突出环境问题。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河湖长制、林长制全面落实,把河道当街道管理、把库区当景区保护,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实现山水“长治”。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相继出台,数十项改革方案接连实施,构建起生态文明体系“四梁八柱”。
为保护秦岭生态环境,习先后6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中央派出专项整治工作组入驻陕西,1194栋违建别墅被彻底整治并复绿。
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禁止进口“洋垃圾”皇冠体育官网。去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34.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增至87.5%;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增至84.9%。
2013年,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4年后,将“草”纳入这个体系。去年全国两会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强调一字之增:“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系统治理理念逐步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生机勃勃。
挥锹铲土、提水浇灌……今年3月,习来到位于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的植树点,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
党的十八大以来,连续10年同大家一起参加首都义务植树,“这既是想为建设美丽中国出一份力,也是要推动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号召大家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
植绿护绿、垃圾分类、节水节电、“光盘”行动……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在人,改变在人。“绿色”成为生产方式、管理方式,也成为生活方式、行为方式。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相伴携行。一幅新时代的《千里江山图》铺展开来,中国式现代化厚植绿色底色。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庆、武汉、南京,三次主持召开座谈会,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把脉定向。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郑州、济南,两次主持召开座谈会,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习站在历史和全局高度,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国家“江河战略”。如今,长江干流全线保持Ⅱ类水体;黄河干流全线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到今年8月将实现连续23年不断流。
伐木工从“砍树人”变成“看树人”,“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储量日丰。十年来,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2.68个百分点,达23.04%。
牧民们退牧还草呵护“地球皮肤”,“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象渐增。“十三五”末,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增至56.1%。
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发展壮大,逐步成为支柱产业。去年,全国煤炭消费比重降到56%,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升至25.5%。十年来,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约34%。2011年至2020年,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8.7%。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与环境指标逐步走向双赢。”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贺克斌说,以前国外专家来中国做报告,常会拿出一张发达国家喇叭口形图表,显示GDP、各类工业产量增长的同时,污染物浓度在下降。“2013年以前我们拿不出这张图,现在我们拿出来了。”
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的埃里克·索尔海姆评价,中国经验可帮助其他国家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而“最重要的经验,就是中国高层领导对环境治理的坚定决心和整体规划”。
(三)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与环境治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深刻影响世界
一段赛道改变施工计划,只为保护一株无法移植的古树;一簇“微火”点燃火炬,碳排放量仅为传统方式的1/5000;一条特高压穿山越岭,“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赛时全部场馆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
习一再强调的“四个办奥”理念中,“绿色”居首。2017年2月,在北京考察工作时,他嘱托“为冬奥会打下美丽中国底色”;今年1月,置身世界上第一座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系统制冰的大道速滑馆,他要求“发挥好这一项目的技术集成示范效应”。
“一起向未来”的主题口号,穿越山海,引发共鸣。这是今日中国向世界发出的时代强音,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奥林匹克运动领域的生动诠释。
警钟长鸣:2011年至2020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10年;全球约100万种动植物物种受到灭绝威胁……国际组织发布的《与自然和平相处》等报告警示,地球家园面临危机。
全球化时代的人类社会,70多亿人犹如生活在同一艘大船上的200多个船舱里,必须同舟共济。
习主席给出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聚焦全球气候与环境治理,系统阐释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与核心要义;针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强调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主张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
“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要展现更多责任担当。”大国之大,不在于体量大、块头大、拳头大,而在于胸襟大、格局大、担当大。中国以实实在在的绿色行动,为加强全球气候与环境治理注入强大动力,发挥引领作用。
“地球是个大家庭,人类是个共同体,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人类要合作应对。”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
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对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
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启动全国碳市场交易,加快构建“双碳”政策体系……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全面展开,蹄疾步稳。
“在气候变化上,我们采取的行动就是本着愚公移山的精神。我相信这是一条正确的路。”习主席说。
“同心协力,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为国际社会应对挑战、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注入信心和动力:
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态保护事业;向津巴布韦、肯尼亚、赞比亚等国提供野生动物保护物资;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个,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落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爱知目标”总体情况好于全球平均水平。
“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强有力支持者和贡献者,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对各国达成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至关重要。”《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说。
洁白的婚纱,幸福的笑脸。一条与山川同美的铁路,成了许多老挝新人拍婚纱照的外景地,刷屏当地社交媒体。
“发车!”去年12月,在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共同见证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设计人员曾出台60多个方案,研究线万公里,绕避自然保护区和环境敏感点,环保低碳成为沿线个车站的共同特色。
中国已与31个合作伙伴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持续造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各国人民。
清洁能源系统,全球最大:建成世界最大清洁发电体系,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1亿千瓦,相当于近50个三峡电站。
新增绿化面积,世界最多:2000年以来,为全球贡献了约1/4的新增绿化面积,居世界首位。其中,四成以上来自人工造林。
当云南亚洲象北移南返的画面温暖世界,当塞罕坝、库布其的荒漠化治理经验广泛传扬,当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把降碳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战略方向,绿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亮丽名片。
最早提出“绿色GDP”概念的学者之一、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认为,“中国给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希望之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太区域主任德钦次仁说,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中国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可以作为指引全球战略方向的典范。
201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出席大会的官员和专家高度评价“中国生态文明理念走向世界”。
(四)习生态文明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承载着中华文明独特基因和鲜明民族特色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2018年5月,习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这次大会总结并阐述了习生态文明思想。习生态文明思想正式确立,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特意提到十余天前召开的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我在会上特别强调,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这是恩格斯的名言。
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诸多契合之处。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2013年5月,习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娓娓道来。
武夷山下、九曲溪畔,去年春季在朱熹园驻足凝思,习一席话意味深长: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强调,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总结古今中外生态环境发展变迁的经验教训,立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深刻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深刻阐明环境与民生的关系,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重大论断;
深刻阐明自然生态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
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陆续提出、落地生根,系统形成习生态文明思想。
作为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生态文明思想既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承载着中华文明独特基因和鲜明民族特色,是党领导人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重大理论成果。
“习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实现了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规律认识的新跃升,指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的新图景,科学指引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生态文明建设教研室主任李宏伟表示。
习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钱勇说:“习生态文明思想凝结着对发展人类文明、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深刻思考,在全球大国治国理政实践中独树一帜,彰显了中国特色、战略眼光和世界价值。”
从小村庄到,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习一直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孜孜探寻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对生态环境工作历来看得很重。在正定、厦门、宁德、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工作期间,都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
在黄土高原,造淤地坝、发展沼气,组织带领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青年习在延安梁家河村劳动生活多年,当时那个地区的生态环境曾因过度开发而受到严重破坏,老百姓生活也陷于贫困,“我从那时起就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己”。
在福建工作,五下长汀,走山村、访农户,摸实情、谋对策,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去年3月在福建考察,得知长汀昔日童山已成绿色家园,动情回忆往事:“我给大家讲,给生态投了钱,看似不像开发建设一样养鸡生蛋,但这件事必须抓。抓到最后却是养了金鸡、生了金蛋。”
在浙江主政,着力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千万工程”惠及万千群众,获得联合国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奖”。在安吉余村,首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0年3月,15年后再访余村,感慨系之:时间如梭,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这次来看完全不一样了,美丽乡村建设在余村变成了现实。
无论躬耕基层,还是领航中国,始终扎根中华大地,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习生态文明思想,一步步在实践中形成、丰富和发展。
(五)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建设既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鲜明标识标杆
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后首次出京考察,习来到改革开放先行地广东。深刻阐述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走老路,去消耗资源,去污染环境,难以为继!”
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如果在全球维持一个像美国这样的物质社会,将需要5个地球的资源。中国,需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中国现代化不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这既是历史选择,也是时代必然。强调“以人民为中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防止和克服西方传统现代化伴生的物质主义膨胀、生态恶化等弊病。
我们没有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锚定的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赢。
“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则留给自己的是荒漠。”面对突飞猛进的工业文明,马克思曾发出警告。
蒸汽机的发明,打开工业文明时代的大门。人类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上个世纪,西方国家发生“世界八大公害事件”,“损失巨大,震惊世界,引发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
按下绿色发展快进键,进入生态文明建设快车道,新时代中国走出一条新路。以绿色为底色的中国式现代化,摈弃传统工业文明“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模式,踏上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共赢之路。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中国,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扬弃,以宏大格局、鲜明主张、扎实行动,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
在中华文化中,与自然相处,追求的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与世界相处,追求的是“天下大同”“美美与共”。中华文明虽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但始终保有着生态智慧。中国式现代化,谋求的是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从“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到“国家总的力量就大了,可以为人类做更多的事情”,再到“中国人民不仅要自己过上好日子,还追求天下大同”,中国人的天下情怀始终如一,日益坚实。
习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
今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蓝天白云重新展现,绿色版图不断扩展,绿色经济加快发展,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地球家园增添更多“中国绿”。社会主义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51万亿多元增长到去年的逾114万亿元,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上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千年梦想变为现实。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新时代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习生态文明思想,为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和鲜明标识,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理论部主任黄承梁说。
若干年后,从历史的山巅回望,人们会更清晰地看到:新时代中国坚定不移建设生态文明,坚定不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树立起新的文明标杆。
而在一个有14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影响必将是世界性的。
“生态文明建设做好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加分项”;“有所为是发展,有所不为也是发展”;“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
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深彻洞悉人类文明进步趋势,深切回应人民群众诉求期盼,深长思考和平发展时代主题。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中华民族昂首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持续书写世所瞩目的文明史诗,也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东方智慧。